培正师生共抒航天情——我校党委组织 全体师生观看“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1-12-16
浏览次数:
本网讯(党委办 林灿雄)“天宫课堂”第一课于12月9日下午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我校党委组织全体师生观看直播。

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上的三名神舟十三号机组3名成员翟志刚(中)、王亚平(左)和叶光富(右)分别向地球上的学生致意。
这是时隔8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此次“天宫课堂”是“太空授课”的延续。和8年前一样,今天这堂课的讲授者依然有王亚平老师。但不同的是,这堂课的讲台更大了——在中国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内,未来还将拥有“问天”“梦天”两个实验舱;课程表的内容更丰富了——增添了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浮力消失实验、泡腾片实验等新环节。
看了这些实验,培正师生直呼神奇。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

校党委办公室组织学生代表集中学习
12月9日下午15点40分,在校党委办公室的组织引领下,各基层党组织选派学生代表来到五教党建文化中心集体观看直播,共计七十余人参与其中。

各基层党组织师生分散学习
天上在授课,地上在听讲,法学院全体学生以个体或集体的形式参与直播收看,在观看过程中,对荧幕上的奇趣现象心生好奇,进一步了解到了太空中的生活和物理规律,对太空生活充满憧憬,更是对祖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航天成就感到自豪。不少同学结合自身实际,渴望为祖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学院党总支
全院辅导员老师和党支部的学生都积极配合和参与此项学习,增强了师生有关“航空航天技术”教育的意识,提升了师生对于航空航天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科学主动性和敏感性,激励广大青年大学生从值得自豪的航天航空技术中汲取前行力量,以昂扬姿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
——外国语学院党委

各基层党组织师生观看直播并分享学习心得
回望历史,毛主席提出的“上可摘星揽月,下可五洋捉鳖”,在前人眼里看似梦幻的目标,在一代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一步一步实现。近些年来中国航天科技在这种航天精神指导下获得巨大突破的不仅仅是在载人航天上的突破,在太空登月、北斗导航上中国也获得了跨时代的突破。这一项项成绩都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端最顶尖的科技前沿。航天梦实现了,但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还没有完结,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仍需肩负起这使命,并为之不懈努力。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党总支郑诗欣
中国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而我们也期待此次太空历险记将我们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好让更多的地方都能够倾听到“中国好声音”。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用心,激励培养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会计学院党总支黎超润
通过组织收看“天宫第一课”,培正师生为今日祖国的强大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航天员王亚平寄语广大青年们“希望你们的梦想都能在广袤的宇宙中绽放”。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该通过这次学习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努力学习专业本领,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作出新贡献,争当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