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宋亭洁)“承沂蒙星火,绽青春华光”--为弘扬沂蒙精神,深化青年使命认知,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激发公益创作活力,由中国广告协会主办,广告人文化集团协办,鲁南制药携手学院奖组委会、广东培正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联合承办的2025“沂蒙山杯”红色文化分享会暨“新时代人民精神”中国青年公益微电影创作大赛公益讲堂于2025年4月9日下午13:00在学术报告厅召开。
出席本次分享会的嘉宾分别有:企业代表鲁南制药新媒体产品运营主管慕同兴先生,创意讲师赢销社高级讲师杨景文先生,组委会代表广告人文化集团项目经理李瑶女士,承办院校代表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刘远辉,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宋亭洁,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王高,数字媒体技术系系主任潘光洋,实践教学中心主任徐光明,党委组织委员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余雄翅,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邓淑妍,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陈奕鑫,数字媒体技术系专任教师郗彩莲、彭桂浓,人文学院广告系专任教师叶梓。

领导致辞
广东培正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刘远辉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刘书记首先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成果,同时强调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谱系之一。接着从“培智 正德 尚行 立新”的校训出发,鼓励青年用创新视角传承红色文化、展现时代担当,将“担当、有为、奉献”的沂蒙精神融入可感知的日常故事,将沂蒙精神与当代广告艺术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最后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红色文化和新时代人民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荣誉颁发
在荣誉颁奖环节,广告人文化集团项目经理李瑶女士为广东培正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颁发"青年公益优秀组织院校"证书,由数字媒体技术系主任潘光洋代表学院领奖。这一荣誉充分肯定了学院在公益实践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贡献。颁奖结束后,获奖代表与嘉宾合影留念。随后,全场师生齐声高呼"沂蒙星火,青春传承"的口号,激昂的声浪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也为接下来的红色文化分享会奠定了热烈基调,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信念。

“新时代人民精神”青年公益微电影大赛主题解析

鲁南制药新媒体运营主管慕同兴以互动问答形式展开分享,通过沂蒙革命故事与企业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担当、有为、奉献"的沂蒙精神。他建议参赛者聚焦"小人物的大故事",用3-6分钟微电影展现红色基因的创新表达。在互动环节,慕先生强调"真实感高于技术投入",鼓励学生挖掘身边平凡人物的闪光点,以"小切口、真情感"的创作逻辑传递正能量。针对学生提问,他指出创作应立足真实原型,艺术加工要保留核心真实,并分享"用心比用钱更重要"的创作心得,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了宝贵指导。

大师谈创意
赢销社高级讲师杨景文以《啥是佩奇》为例,深入解析公益微电影创作要点。他强调作品要兼具"微"的凝练与"电影"的完整,通过真实社会议题引发共鸣。杨先生重点讲解三幕剧结构,并示范如何运用特写、长镜头等技巧增强感染力。在创作建议中,他反复强调"内容重于技术",鼓励学生从身边取材,用生活化场景讲述动人故事。通过分析获奖案例,杨先生指出真实感的关键在于细节刻画,而非设备投入。最后,他布置实践任务,帮助学员快速掌握创作方法论,为参赛提供专业指导。

“聚焦沂蒙精神,对话红色峥嵘”研讨会
在第五教学楼738会议室中,刘远辉书记在开场发言中强调,学院始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重要实践,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红色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他提出,本次研讨会旨在结合“沂蒙山精神”等红色文化资源,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技术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随后,校企双方围绕“红色精神与新时代人才培养”进行研讨,鲁南制药慕同兴先生分享了企业通过新媒体技术传播红色文化的案例,提出“场景化教学+项目制实习”的校企协同方案,通过与产业的深度合作,能更准确地了解产业的需求,从而调整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至此,2025“沂蒙山杯”红色文化分享会暨“新时代人民精神”中国青年公益微电影创作大赛公益讲堂圆满落幕。活动通过红色精神解读、"小人物大故事"创作分享、微电影方法论指导等环节,构建了"红色传承+艺术实践"的育人平台。期待青年学子以"担当、有为、奉献"为创作内核,用镜头记录时代,以作品传递真情,在艺术实践中续写新时代的光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