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人文学院 王高)作为新闻通讯员你是否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新闻通稿怎么写?如何提升稿件质量?如何用手机拍出优秀的推文照片?
为应对新媒体时代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不断提升人文学院新闻宣传队伍的能力素质,10月20日,广东培正学院人文学院在第五教学楼609教室组织开展2023-2024学期第一次新闻宣传工作培训,来自党团学宣传队伍、易班工作站成员、二级心理辅导站成员、辅导员助理等5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人学学院党委书记、行政副院长肖宾老师,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学工办主任兼团委书记王高老师,人文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易班指导老师薛鹏宇老师,本次培训会由人文学院刘瑾辉院长主讲。
刘瑾辉,江苏淮阴人。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广东培正学院特聘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孟子学会副会长。
近年来,为本科、硕士、博士生开设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公共关系学、秘书文档管理、领导学、中国文化概论、孟子智慧、孟子研究、孟学研究、清代学术史、考据学等课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省重点高校建设项目各一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项目一项。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学术与文化研究,偏重于孟学研究。出版《孟学研究》、《孟子智慧》、《清代〈孟子〉学研究》、《焦循评传》等专著。“光明讲坛”总第258期主讲人,题目:孟子思想的时代价值(2014年5月5日《光明日报》16版专版刊发),在《光明日报》、《北京大学学报》、《孔子研究》、《中山大学学报》、《求是学刊》、《现代哲学》等刊物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0余篇。2009年9月获第二届中国素质教育教研成果一等奖;2013年12月获全国教育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2011年、2016年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获评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会议由王高老师主持
本次培训,刘院长以“新闻报道写作”为主题,从三个方面展开培训交流。首先,刘院长从为什么要学习新闻报道写作导入,强调写好新闻报道对自己的意义:一是广接触,长见识;二是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功底(文字精准、语言流畅、生动形象、逻辑清晰);三是磨练自己的耐心和细心 (听、观、问、推敲打磨、语言文法);四是给自己未来更多的可能(当下社会飞速发展,职业岗位随时可变,多一种经历,多一种技能和特长,未来就有可能多一种选择和机会,求职面试时可能表达更加严谨流畅,更受欢迎)。
而后,刘院长给大家详细讲解了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刘院长用扎实的文学基础和丰富的宝贵经验提出了“真、新、快、短”四个字,概括它们的共同的属性和基本特征:真,即真实性;新,即新鲜感;快,即时效性;短,即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最后刘院长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讲解消息与通讯的区别,导入消息写作和通讯写作的具体要求。他对现场参与宣传工作培训的人员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守正创新,主动作为。准确把握今年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今年建校三十周年校庆的契机,全方位多维度报道校庆系列活动,展示我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二是凝聚思想,汇集力量。如何生动讲好身边人身边事?刘院用“主动”“互动”“联动”三个词作了概括:重在积极“主动”,主动做好顶层设计,积极参与学校相关活动挖掘身边的新闻素材;重在全员互动,不断加强与校内外各级媒体的互动,策划好的主题,打磨优质稿件;重在各级“联动”,各级党组织、各学生组织紧密配合,为学校宣传工作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当前,我校“三十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和“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建设进入双冲刺的关键时刻,也是我校规范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过度的重要阶段,宣传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开路先锋”。本次人文学院宣传工作队伍培训会旨在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当好主力军,做强主阵地,弘扬主旋律,服务人才培养大局,为学校事业全面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