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外国语学院 刘颖婷)2025年5月7日下午14:00,外国语学院在2406教室召开“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大会”。本次大会主讲人为外国语学院战秀琴院长,主要面向青年教师群体,旨在深入贯彻学校关于学科建设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学院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推动学院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战秀琴院长以“勇立教科研潮头:新时代外语教师的发展与突破”为题发表讲话。战院长首先就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做简短介绍,传递学校将在2026年、2029年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决心。继而,战院长从教师发展、学生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和学院学科建设目标。在教师发展层面,鞭策教师提升学历与职称,注重内培与外引相结合;在学生质量方面,提到四率:学生第一自愿率、就业率、报到率及毕业升学率。其中,在谈及学生毕业升学率时,战院长以学校5%的升学率要求与肇庆学院15%的升学率要求作为切入点,提到学院未来是否以10%为目标,指出外语专业的学生有天然的出国深造优势,鼓励老师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促学生成才。在社会服务能力维度,提供经费支持,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实现纵横双发展。在专业建设方向上,学校计划选拔5-6个特色专业,作为提升办学层次的排头兵,倡议外国语学院应奋勇当先,努力在学科建设中有所建树。

随后,战院长对学院专业现存的困境做分析:“外语与众多文科专业一样,遭遇着集体困境。”但在这场“式微”之下,也意味着穷则变、变则通。战院长提出了外语学院特色专业建设思路:外国语学院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专业融合化、教师复合型。专业融合化是指除了保留传统的核心二级学科,未来的专业朝着交叉学科方向发展,如设置翻译学、外语教育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学科。教师复合型是指教师在做课题研究时,需打破专业语种的界限,集中各专业的优势,多路径进行科研,战院长提供了三个方向,分别是:商务翻译、外语教育学及区域国别学研究,强调区域国别学研究是一个较新的研究方向,教师可以跳出传统研究框架,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最后,战院长还对突破困境的出路做总结:教学要改革,要从单一的语言教学向“语言+”过度;科研要突围,要从“语言教师”到“跨学科研究者”的蜕变;角色要转变,要从“语言讲师”变身“地方社会服务者”,为社会服务;学术积累存在复利效应,教师要及早确定研究方向。
本次“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大会”的成功召开,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注入了新的动力。道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外国语学院的学科建设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外语人才、推动外语学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