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吕金凤)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课程组教师李慧、赵剑、梁伟、戴树青、吕金凤等依托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现场教学活动,多种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在基地授课时,各位老师充分利用基地资源,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教学。李慧以故事串联知识,生动地展现了党的光辉历史,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赵剑以“广东红色资源赋能科研大创”为主题向学生分享了科研大创的方法与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学术研究与创新创业实践,挖掘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和传承路径。梁伟借助基地的“聆听金句”和“留音亭”积极与学生展开互动,围绕基地展览内容与形式进行主题讨论、分享参观感悟。戴树青以“百年党史时间轴”为框架,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与辉煌成就,厚植学生“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使命情怀。吕金凤则聚焦“红色广东”,系统讲述了广东作为中国革命策源地、改革先行地的光辉历程,让学生深刻感受家乡的红色底蕴,激发学生对家乡革命传统的认同。
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24物联网工程专业何洁莉在回顾课堂时深有感触:“踏入展馆,百年党史如同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长卷徐徐铺展,令人心潮澎湃。作为中华儿女,目睹这波澜壮阔的征程,我深感自豪与动容。在老师的生动讲解下,那感人至深的历史,都化作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24级西班牙语专业刘常佳感慨:“从南湖红船的启航故事,到发展历程中的困顿,再到如今取得众多成就,每一个展区都凝聚着信仰的力量。此次现场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党的初心使命绝非抽象的口号,而是无数共产党人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行动指南。”24级会计专业谢素晶道出学子共识:“学校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不仅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殿堂,更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聆听讲解、观看视频图文、互动等多种形式,我对党的光辉历史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也在思想上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基地南粤英模群像让24网络工程专业郑毓霓印象深刻。“从他们的生平事迹到英勇壮举,每一个故事都深深触动人心。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这种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精神,正是广东红色文化的精髓所在,彰显着穿越时空的信仰力量。”
走出基地,回望墙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语,24级会计专业詹正鑫同学表示肩上多了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既要从党史中汲取信仰力量,也要把这份力量转化为行动——在学习中精进本领,在实践中传递温暖,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芒。”
本次系列现场教学活动,既是立足校内红色场馆育人的重要实践,也是全面落实学校党委“强化思政教育年”工作的重要举措。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教学方法革新与运用好红色资源双轮驱动,以“大思政课”之“大”,谋立德树人之“实”,以多维度、全覆盖、沉浸式教学模式,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在基地里作主题分享

授课现场

参与师生合影(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