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林娜辉)为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于2025年8月27日在五教812率先召开课程教学改革研讨暨新学期期初工作会议,聚焦招生与就业新形势,部署本学期教学改革重点,明确通过集体备课、说课研讨、教案更新等举措推动课程从“大班讲授”向“精准赋能”转型,实现“教”与“需”的同频共振。
在此基础之上,就业指导与生涯规划教学部分别于9月1日和9月8日成功举办两场线上集体备课会议,积极落实改革部署。来自各学院的教师齐聚云端,通过深入研讨和交流,共同探索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新路径,形成了“就业指导专家助力专业课教师”的创新模式,为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开辟了新思路。两次集体备课会议得到各专业教师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与会教师立足本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就如何将就业指导与专业特色相结合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就业指导课程需要实现从单纯理论讲解向实战演练的重要转变,真正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
第一次备课会议聚焦课程平台操作、教学资料更新及首次课教学设计等基础工作,针对学习通平台显示异常等问题,教师们集思广益,提出了重新开课和克隆课程等多种解决方案,展现出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第二次集体备课则更注重内容创新与升级,引入PDCA循环项目管理工具,帮助学生制定科学求职计划,系统培养职场通用能力。与会教师还深入探讨了校园招聘策略,明确秋招与春招的不同特点及信息渠道,为学生提供实用指导,充分体现课程从“理论传授”向“实战赋能”的重大转变。


2025年9月1日《大学生就业指导》第一次线上集体备课


2025年9月8日《大学生就业指导》第二次线上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形成了独特的“传帮带”机制。经验丰富的就业指导专家与各专业教师结对协作,既保证了就业指导的专业性,又确保了与专业特色的深度融合。外国语学院刘倩老师表示:“通过这种协作模式,我们专业课教师能够更快掌握就业指导的精髓,从而为本专业学生提供更精准的就业指导。”这种创新模式有效促进了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互鉴,人文学院老师提出了结合人文特色的就业指导方案,数科院老师则针对工科学生的就业需求提供了专业建议。
备课会上,教师们还围绕学生实习与课程安排的矛盾等问题进行了务实讨论,提出了多种创新解决方案。大家一致认为,就业指导需要与时俱进,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又要贴近就业市场实际需求。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体现了教师队伍对学生就业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部主任李春燕表示,两次集体备课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套可推广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专业教师的学科优势,融入了就业指导专家的经验智慧,实现了“1+1>2”的效果。
未来,教学部将继续完善集体备课机制,持续深化就业指导课程改革,通过更新教案、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考核方案等措施,将会议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助力学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此次集体备课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构建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新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必将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