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运华)由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指导,广州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专委会联合主办“广东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暨第二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教学优秀论文表彰”交流会于6月27日在广州工商学院花都校区召开。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赵康、常务副会长张耀荣,广州工商学院党委书记张振超出席会议。会议由组织单位相关领导专家代表、论文征集获奖代表、广东各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代表等共180余人参会。
2025年6月17日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发文,公布第二届广东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教学学术论文征集及评选结果,其中一等奖20篇,二等奖31篇,三等奖60篇,优秀组织奖16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被评为优秀组织奖,马院易钢院长和李慧副院长的论文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在交流分享环节,易钢应邀作为论文征集一等奖获得者作研讨发言。他在以《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讨之一:构建党建引领思政课建设“五统一”的体制机制》为题的发言中,作了如下探讨:首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同时,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还相对薄弱。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也要把思政课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按照要求办好思政课,在这方面没有例外”。目前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长足发展的同时,在体制机制方面还有以下几种现象比较突出:一是“孤岛”现象:将思政课仅仅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事,重视思政课,就是将一切与思政有关的问题交给马院去完成,思政课建设成为学校的“孤岛”。二是“条块”现象:思政课建设的课程、师资、学时、待遇等分切到不同职能部门管理,部门各管一块,互不协调,“条块”分治甚至矛盾冲突。三是“脱节”现象:由于缺少协同、配合,将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了分割,“中心”也就成为互不关联的多块,各自负责学生某一领域,相互之间工作“脱节”。四是“箩筐”现象:思政课——意识形态——校园安全——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心理健康——统统归马院负责,马院接受了不少撰写无关文稿、承办无关活动等事项。易钢结合多年实践的反思说明了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开展研究,阐述了其文章的主要观点: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新格局,做到两项规划统一制定、两支队伍统一建设、两种资源统一调配、两类基地统一使用、两个责任统一考核。民办高校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一定要扬长避短,走民办高校自己的特色之路。易钢的发言引起广泛共鸣,认为抓住了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有很强的启发作用。


